【專題記者潘建華/金門報導】自兩岸的小三通從馬政府的德政,讓金門馬祖地區有了觀光與往來的經濟交流,創造了許多金門,馬祖的觀光與經濟發展,然而兩岸的政治局勢破壞了金門的經濟與觀光的破壞,從15號落地進入眼簾的是機場的外圍冷清,沒有大量的台灣旅遊人數,而在金門的街上更是冷清的景象,這與我多年的去金門感受不同,如此震感的狀況,政府的功能不就是要為民生經濟創造更加的價值,一個政府不能加已思索創造更多的經濟成長,基本上就是無為的政府,近一年政府做了什麼福國利民的政策,實在看不出來。
16日隨者舊日的同事到水頭碼頭了解兩岸的小額經濟,一位高中女生為了賺取生活費背著沈重的包袱只為暑假期間賺取生活費與幫助家裡增加些許的經濟負擔,不得不佩服這個小女生的毅力,但是我看到了更多的中老年人提著厚重的物品托著沈重的背包走上前往廈門賺取微薄的收入,而這群金門的鄉親往來金厦從貨物的搬運與到點的清點,ㄧ天往返能夠賺錢多少錢大概也就是一般打工的錢吧,這裡我看到了一個問題,他們沒有勞保在搬運的過程如果受傷是不是等於要自理醫療的負擔,假使地方政府或中央可以協助組成公會或給予勞保是不是能有些許的勞工保障,也為這群為經濟打拼的人創造就業的價值。
當然隨著這群挑夫到了生平去的廈門其碼頭的的出入關口便利,廈門的基礎建設比金門更爲方便簡捷,兩岸的基礎讓人感到不勝唏噓,臺灣是停滯了多少交通運輸與出入關口的不便啊。
返程中我掉了身分證與健保卡,幸虧帶有護照,否則無法回到臺灣,臺灣的經濟需要有好的國家政策與俱有國際觀的領導者帶領中華民國走向進步繁榮富強的社會,而不是以個人意識,帶來人民的沈重負擔與不幸,為政在仁,而非以私害國。
電子信箱:a0987593125@gmail.com
聯絡電話:0987-562125
新聞專線:0987-593125
理念宗旨:立場客觀 言論超然